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2011平均数教学反思

2024-04-20 15:49:17 感悟评价 admin

《平均数问题》微课教学设计

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设:小明班除小明外有X人 (98x+62)除以(x+1)=97 解:98x+62=97x+97 98x=97+35 x= 35 这题先找出大致范围 根据等差数列,最大的数的范围在85到95之间。

一年级下册数学《数数、数的组成》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解答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

通常的解答方法是:先求出两部分数量的差(差额),再将其差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使两部分相等。例 有甲乙两个书架。甲书架上有书940本,乙书架上有书1280本。

请就平均数概念的教学做一份教学设计。

说教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 方法 。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一 教学目标: 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 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通用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正方体》教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页例3以及课后做一做。

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教案【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打电话” 教学目标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5篇 教师撰写优秀教案,是教师不时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生长的过程。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范文二:小数乘法 教学要求: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小学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一】 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需要用到教案,那你准备好你的教案了吗?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